天气回暖
动物们也渐渐开始躁动起来
较平日更容易伤人
此时也正是狂犬病
发病的高发期
犬伤科门诊量大幅增加
在上海浦南医院犬伤科
因猫狗伤而前来就诊的患者
近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
目前每天的就诊人数
在200人次左右
当天,上海市民俞先生不小心被自家养的宠物狗咬伤了,由于伤口较深,便前往医院就诊。
医生为俞先生做了定时15分钟的伤口冲洗,并注射了狂犬病疫苗。就在俞先生刚离开诊室的时候,一个年轻的患者急忙走了进来,他的手被流浪猫给抓伤了。还有一位母亲则是带着女儿前来处理伤口,孩子在课间休息时和同学抚摸校园里的流浪猫,结果手背不慎被抓伤。上海浦南医院犬伤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平介绍:“犬伤患者增加,可能跟春季动物发情期有关系,人就容易受到攻击;还有一个原因是,随着天气的转暖,人们的穿衣穿得比较少,相对来说被抓咬的病人多一点。”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导致的一种急性脑炎,按临床表现分为“躁狂型”和“麻痹型”,前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极度恐惧、恐水、怕风、咽肌痉挛、呼吸困难、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;后者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。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,占95%以上。猫、狐狸、黄鼠狼、蝙蝠以及流浪或野生的哺乳动物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。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~3个月,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。然而,每个人发病前,潜伏期的长短并不确定,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。如果伤口较大,除了接种狂犬疫苗以外,还应接种破伤风疫苗,避免感染破伤风。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,一旦发病,病死率近100%!但只要及时做好规范的暴露后预防,几乎100%有效。
接触或者喂饲动物,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,只清洗暴露部位。裸露的皮肤被轻咬,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、擦伤,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。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、抓伤,破损皮肤被舔舐,开放性伤口、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直接接触蝙蝠者,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