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所以,一些老地方、老熟人、老朋友,愈发地弥足珍贵,越长大越想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地方...
端午节,赶了一次乡场【明达】,在我的记忆中,礼让场是369,明达场是248,凭借中多年的记忆我来到了明达街上。
记忆中,赶场都是人山人海,当地的老大爷们一早都背着背篓出门赶场,及时是出门晚,街道两边都摆满了东西。
然而这一次,街道2边都空空荡荡,都没几个人,一问才知,明达场是258,整出个大笑话。
没事,不敢场也能办事。
到明达场上时,已是10点左右,街道的门市都开着,一看一个理发店挂牌15元剪发,对比起大城市,不知便宜多少。
于是进到店里,这是一家夫妻店,店里面还贴着很多非主流的发型贴画,一下子都把我拉回了哪二年读初中的时光。
那时在理发店剪发10块钱不到,不办卡,不充会员,墙上明码标价,有时还能和老板价格价,理了发付钱走人。
现在乡镇剪发也才15元,即使是冷场子,理发的人还不少,理发店为了面向大众群体,也可以光理发不洗不吹,当然价格也便宜些。
有人从店门口路过,就和老板先来个眼神交流。
问:“前面还有几个?要等好久?”
“前面还有一个,坐下来等一会儿。”
这种熟练的交流方式真的只有县城才可遇。
看着情况,要是赶上逢年过节,排队理发的人更多,店里整齐排放的理发剪刀和剃刀,都被岁月侵蚀出了痕迹,见证着每一寸流逝的光阴。
乡镇上的理发店老板基本上都是干了一辈子的事业,对于理发的技术是相当熟练
坐在富有弹性的理发椅上,感受电推子理发的滋味,感到格外新奇和惬意。
理发师傅手中的电推子时而上下穿行时而左右游动
时而如蜻蜓点水,一带而过,时而似风卷落叶,一扫而光。
他们手中的梳子和电推子犹如艺术家的画笔和刻刀
精雕细琢地完成每一件艺术作品。
时光荏苒,十几年一晃而过,昔日的小县城经过扩建改造,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
街道变宽了,高楼增多了,超市、饭店、手机店、美容美发店等服务性的店铺比比皆是。
但这些老理发店依旧在,墙上贴满了哪二年流行的非主流发型,回到在这里,感觉时间被悄悄暂停,一切,都还是最初那个美好的样子。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